+86 400 041 7515

海外经销商:+852 5804 4670

周一至周五:9:00 - 18:00

月球背面幔源物质 助于研究岩浆海理论 - 热点

邮件分享
打印本页
2019-05-16  

「嫦娥四号」团队日前发现,在其著陆区的月壤物质中,橄榄石相对含量最高、低钙辉石次之、仅含有很少量的高钙辉石。研究相信,相关矿物组合或源于月幔的深部物质,并为月球岩浆海理论提供支持,证明岩浆海假说可用来描述月球的早期进化史。

月球背面幔源物质 助于研究岩浆海理论

月球背面幔源物质 助于研究岩浆海理论

中国登月探测器「嫦娥四号」今年1月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着陆,该盆地同时拥有太阳系已知其中一个最大的陨石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光谱数据,发现该领域月壤物质,与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质的月壤物质有明显差别。

李春来表示,嫦娥四号的著陆区位于月球最古老的撞击盆地,月壳早已减薄或完全剥离。而且有充足证据表明,嫦娥四号的分析对象是因为小天体撞击而挖掘、抛射到表面的月幔物质。因此,分析发现的矿物组合很可能代表了源于月幔的深部物质,从而证实月幔富含橄榄石。

他又表示,研究结果为月球岩浆海理论提供支持,并证明岩浆海假说可以用来描述月球的早期进化史。据了解,月球岩浆海是指大撞击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而假设原始月球是与天体忒亚(Theia)相撞后,完全熔化所形成的。

研究支持月球岩浆海理论

关于月球起源的一个重要假说,「月壳是由岩浆洋中较轻的斜长石组分上浮结晶形成。月幔是橄榄石、辉石等较重的矿物下沉形成。」这个关于月幔物质组成的推论之前都没被证实。

「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坑内,所携带的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背表面。随后,玉兔二号的红外成像光谱仪成功获取了着陆区探测点的高质量光谱数据。

资讯来自香港经济日报

来都来了,关注一下吧!

精明买家养成中心

全能顾问服务区

我要提问
标签: 月球
本网注明“来源:居外”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居外)”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注居外官方微信号
06 月
01
11 月
26
12 月
23
06 月
21
01 月
09
05 月
17
06 月
13
04 月
11
04 月
28
环球资讯排行2025年05月
居外名家专栏
房市看点more>>
提交置业要求
让居外帮你找房

居外服务热线 400-041-7515

港澳台及海外客户请致电
+852 5804 4670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居外微信服务号 居外微信服务号